學術發展
經濟
課程與學習概覽

科目簡介:

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和資源分配方法的學科,分為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兩個範疇。

 

微觀經濟研究個人的行為,學生能對「機會成本」、「規模經濟」、「邊際報酬遞減定律」和「需求供應」等概念有所了解,並以這些概念解釋個人行為。除此之外,學生能學習如何運用「效率」和「公平」的概念分析政策和事件的影響。

 

宏觀經濟則研究不同宏觀政策對「本地生產總值」、「失業率」、「通脹率」和「財政結餘」等經濟變量的影響。另外,學生能學到為何國際貿易會出現,以及不同貿易障礙對一國的影響。

 

高中經濟科設兩個選修部分,包括:
a.    壟斷定價、反競爭行為及競爭政策
b.    貿易理論之延伸、經濟增長及發展

 

授課語言

中文  


課程重點與進程(中四至中六)  

學習目標與所培養的能力  :

(a) 令學生能夠理性思考,並有條理地作出分析;
(b) 提高學生理分析和運用數據的能力;
(c) 令學生對經濟學概念或理論有正確的理解,並能加以運用;
(d) 培養學生留意時事和經濟資訊的習慣;
(e) 提高學生對企業營運方式有所了解;
(f) 使學生懂得如何評價政府推行政策的表現;
(g) 培養學生的「開拓與創新」精神,能正面地面對經濟環境的變化;
(h) 提高學生學習經濟學的興趣。

 

教學與評估方式 :

-    教學方式:

課堂講授、小組討論、專題探究、企業參觀、本地/境外考察


-    評估方式:

中三公經社(經濟):考試
中四至中六:公開試形式功課和測考、專題探究報告、筆記